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民生发展纲要(2009-2011)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10:58:19  浏览:80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民生发展纲要(2009-2011)的通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民生发展纲要(2009-2011)的通知

哈政发〔2009〕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哈尔滨市民生发展纲要(2009-2011)》(以下简称《民生发展纲要》)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实施。

  一、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程。2009年,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最高准则,编制、发布实施《民生发展纲要》,提出方向性要求,明确阶段性目标,形成一个翔实、具体、完整的工作规划,并从不同的民生需求领域规划出重点民生项目,对未来3年哈尔滨的民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重点推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推动哈尔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民生发展涉及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商业服务、社会保障、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居环境、公用事业、人口发展、新农村建设、治安管理、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公共财政等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民生发展纲要》的部署,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协调推进,通过改革、创新和发展,逐步缩小城乡、行业以及不同人群间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让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三、强化监测,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以《民生发展纲要》的发布实施为契机,切实加强民生发展工作的研究、分析和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生发展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考核,推动工作落实。要把《民生发展纲要》的关键项目列为政府督办检查的重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强化跟踪问效,力争在3年内使我市涉及民生的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把我市建设成为“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二月一日

哈尔滨市民生发展纲要(2009—2011)

  目录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状况
  (二)主要问题
  (三)发展趋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需要

  (一)劳动就业
  (二)收入分配
  (三)社会保障

  四、满足群众发展需求

  (一)城乡教育
  (二)医疗卫生
  (三)文化体育
  (四)人居环境
  (五)公用事业
  (六)人口发展
  (七)新农村建设

  五、确保群众公共安全需求

  (一)治安管理
  (二)生产安全与食品、药品安全

  六、民生工程

  (一)教育设施建设
  (二)文体休闲设施建设
  (三)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四)公共福利设施建设
  (五)生活环境及便民利民设施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民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民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落实各项民生优惠措施,为民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四)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为民生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加强和改进各级党政领导,为民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前言

  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程。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改善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政府施政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编制一个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较强的民生发展纲要,对于推动哈尔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哈尔滨市民生发展纲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其中期评估、城市总体规划、本届政府未来3年科学发展目标以及相关部门民生发展专项规划制定。《纲要》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商业服务、社会保障、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居环境、公用事业、人口发展、新农村建设、治安管理、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公共财政等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领域,从不同的民生需求领域规划出重点民生项目,对未来3年哈尔滨市民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纲要》展示了未来3年哈尔滨民生发展的前景和蓝图,表达了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通过不断加大政府投入,逐步缩小城乡、行业以及不同人群间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纲要》的编制和实施,使民生发展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重点推进,必将极大地推动民生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状况

  1.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府建立了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将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建立了目标跟踪考核机制,将新增就业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关键指标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部门的主要内容;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实现零就业家庭安置动态为零的目标。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城镇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就业主渠道,第三产业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员的57.5%,非正规就业成为就业渠道的重要补充。劳动力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切实落实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市农民工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劳务中介、农民工协会组织和农村劳务经济人队伍,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民工培训管理体系,先后建立了国内外农村劳务输出基地。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以劳动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以工、青、妇和残联创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为依托,以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2.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分配结构趋向合理,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8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82.4%和82.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3平方米,分别比2002年增加18平方米和4平方米。财政再分配功能增强,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积极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不断扩大覆盖面,并着力提高保障水平,参保人数和基金积累持续增加。社会福利和养老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城区养老服务机构189个,床位8675张;全市农村敬老院179所,床位9950张。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建立了四级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服务网络,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健全,慈善救助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社会救助能力逐步提高,在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针对广大低保人群的特殊困难,采取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救助,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4.城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市小学生辍学率城区低于0.5%,农村低于1%;城市、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和3%以内;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职业教育取得快速发展,全市建设了12所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市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组建了哈尔滨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哈尔滨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以来,市属院校培养本专科以上毕业生4.9万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主体,学前教育、校外教育、老年教育为补充,从学前教育到在职教育和老年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5.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卫生、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初步建立计划免疫报告和疾病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框架,食品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等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地方病和慢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农村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加强了医疗救治体系、紧急救援体系、弱势群体医疗救助体系、血液供应保障体系、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和卫生信息化基础等专项建设,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普遍提高。医学科研教育获得新成绩,近5年来,全市共获国家、省和市级医学科技成果近百项,其中白血病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新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6.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初步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全面整合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完善文化设施,创新文化管理,丰富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拓展文化服务。“哈夏”音乐会已经成为全国文化品牌,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壮大。已成功举办了13届农民文艺汇演,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以迎接世界大冬会为契机,初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大冬会,大家都来做贡献”的良好态势。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初步建立了符合实际,内容涵盖组织领导、法规制度、群体社团、群体队伍、场地设施、赛事活动、体质监测、综合协调及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全民健身基本框架体系。体育场馆建设迅猛发展,建设规模和投入创历史新高。

  7.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通过推进城区棚户区拆迁改造,加强住宅建设宏观调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搞活存量房市场,规范发展物业管理,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群众居住水平,实现了人居水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水源地和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证居民饮水安全。治理扰民噪声,创建安静小区。环保投入稳定增长,环境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

  8.公用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城市道路、供排水、燃气、供热、环卫、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逐步提高。交通功能不断完善,增加线网的覆盖面,延长运营服务时间。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满足部分乡镇居民的公交出行需求。加强行业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9.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加强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基础工作,强化了指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了多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了对重点部位及社会面的管控,全面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能够及时、高效、妥善地进行处置。深入部署开展创建“平安哈尔滨”活动,全面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社会治安状况逐年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10.人口发展态势总体趋好。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工作思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为计划生育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由主要以行政等手段控制“超生”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政策教育等手段引导群众“少生”的转变,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转变。生殖健康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工程、婚育观念转变工程、市民化服务工程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11.公共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各项民生领域的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增幅。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认真贯彻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了对涉及富民惠民、扶持困难群体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税收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2.社情民意得到畅通表达。法律援助体系全面建立,积极进行地方立法,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法律援助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人员逐步到位。经费投入逐年加大,承办案件逐年增加,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13.民族宗教事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有关要求,切实解决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了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水平。妥善处理了宗教方面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较好地解决了一些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和广大信教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宗教活动及生活方面的特殊问题,有效维护了宗教领域的稳定。

  (二)主要问题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仍然较多。

  1.动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依然严重。国有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是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困境,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不稳定。同时高技术行业急需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因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而无法胜任,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比例不高,就业空间小,岗位不稳定,薪资较低,合法权益还得不到充分保障。随着新成长劳动力增长高峰的到来和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青年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2.收入水平偏低且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始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后位徘徊。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1年的2.4:1扩大到2007年的2.52:1,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支出压力增加。

  3.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难度大,保障水平偏低,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不完善,从事灵活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难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医疗费负担较重,统筹基金支付慢性病门诊治疗种类较少,无法充分体现社会医疗保险的普惠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基层机构设置和工作保障不到位。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落后,承载能力严重不足。

  4.公共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2007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1.9%,远低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4%的目标,成为困扰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办学过于分散、办学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农村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地方经济支撑能力较差,目前在办学条件、软件建设等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5.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不够准确,医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理顺。政府卫生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卫生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不高,城乡之间卫生发展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体系尚未完善,传染病流行和慢性病发展仍较严重。农村卫生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尚未完善。妇幼保健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城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差距扩大。

  6.公共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因经济、环境、能源、人口、生产、民族及恐怖犯罪等问题有可能导致公共安全危机的爆发,一旦发生将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现行食品安监管体制还不能很好适应监管工作,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检验检测资源分散,影响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另外,人居环境改善力度不够,公共财政支付压力较大,社情民意的表达机制不完善,这些都是当前民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趋势

  1.社会需求总量增长。到2011年,哈尔滨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20万人。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社会需求量将相应增长。伴随着新生人口比例的降低和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由2007年的12.2%增长到13.5%,从而带来更多的老年服务和社会养老需求。

  2.公众需求提高并呈现多样化。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将更注重生活品质,追求自身发展,并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特点,这种需求水平的提高还会催生出许多新的民生问题。

  3.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提质增速。我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7年全市人均GDP为3393美元,2011年预计达到4500美元,将会推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进入更好更快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会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4.民生领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将会长期存在。我市属于欠发达城市,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处于同类城市的后列,解决民生领域欠账的任务还很艰巨,帮扶相对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人群的担子还很重。

  必须提高对解决民生问题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极大增加社会财富。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最高准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中低收入人群和弱势困难群体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二)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始终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着眼于低收入人群,切实把发展目标放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上。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实际利益以及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关系,注意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联动性。

  3.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统筹兼顾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总体上坚持循序渐进,加快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动,动态地解决好民生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必须坚持加大投入、注重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重点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矛盾突出的领域倾斜,逐步缩小城乡、行业以及不同人群间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总体目标

  遵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基本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生产生活安定有序,人居环境较大改善,建设“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主要任务:

  1.劳动就业。2009—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办理求职登记61.2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28.5万人次,办理城镇劳务输出29.7万人次;多形式组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9.6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创业培训1.65万人,创业成功率达40%以上;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收入分配。让更多市民拥有财产性收入,中等收入者比重稳步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宽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8.3%以上,2011年达到163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4%以上,2011年达到5400元。

  3.居民消费。保持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保障市场供应,满足市民需求,不断扩大流通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11.5%以上,2011年达到1600亿元。

  4.社会保障。2011年末努力实现失业保险全覆盖,城镇参保人数达到180万人;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万人,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生育保险从政策上实现全覆盖。城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4200张,社会力量办养老服务机构达到200家以上,床位11000张,每千名城镇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20张;至2010年,建成63所农村敬老服务中心,维修改造30所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0%以上。

  5.公共教育。普及12年教育提高到新水平,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小学毕业升初中率达到98.5%以上;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其中城市达到98%,农村达到77%。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地区集中办学,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30所;幼儿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城市和农村分别普及学前3年教育和基本普及学前2年教育;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以上;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职教招生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0万人;加强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成9个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基本形成以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为补充的教育发展格局。

  6.医疗卫生。到2011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58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25‰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53‰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10万以内;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基本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10年,全市8个区和3个县级市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比例达到90%以上。

  7.文化体育。弘扬哈尔滨音乐文化传统,实施品牌战略,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办成全国文化活动精品和国际性音乐节;加快图书馆、博物馆网络建设,到2011年,社区分馆达到50—60个;各级各类博物馆总数达到90座;完成120多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整体转换,完成全市网络整合建设工程,打造集广播电视节目、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政务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务、互动式有线网络平台;建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和有线网络技术中心;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村收听收看到中央和省级4套以上广播节目、8套以上电视节目的目标;创造条件确保每年安装健身路径800件(套),每年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500人,国民体质监测量年均增长10%。

  8.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城区内危棚户区改造,合理分配商品住宅、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占住宅之间的比例,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2011年实现住宅建设竣工总规模140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到2010年,6个主城区社区公益用房平均使用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呼兰、阿城及10县(市)社区公益用房平均使用面积达到200平方米。生态人居体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市区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各县(市)达到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

  9.公用事业。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保洁和管理实施全覆盖;实现主城区与县(市)间全部由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市)与县(市)间基本由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通乡、通村率均达到100%。

  10.公共安全。全市刑事案件总量力争稳中有降,发案总量上升幅度控制在7%以下,刑事案件破案率力争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外来人口犯罪率下降8个百分点。区、街道办和社区与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90%以上,90%的乡镇、80%的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以上;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95%以上。

  11.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到2011年基本建立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十一五”期末,县乡服务站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80%以上,2011年,诊疗设备数字化率达40%,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80%以上,避孕及时率和综合避孕率均保持在80%左右。

  12.公共财政。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更多地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力争到2011年,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0.4%,医疗卫生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6%,文化体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1%,社会保障补助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1.5%。

  13.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4个县(市)争创全国百强县,扶持40个中心镇和200个中心村加快发展;建设农村通畅工程8720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20个;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完成农村康居工程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农村电话入户率达到80%,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7年提高到8.5年,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产业技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乡村达标率70%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95%左右。

  三、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需要

  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求,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一)劳动就业

  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机遇,将国有企业改革和实施“并轨”结合起来,将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医药、食品、冰雪旅游等支柱产业和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并通过落实再就业和“并轨”的扶持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多形式实行灵活就业。进一步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渠道,鼓励有条件的街道(乡镇)组建劳务型服务企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安置。

  1.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扎实推进就业援助工作,把“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等10类人员作为就业困难对象,通过采取集中援助活动和强化日常援助行为,确保就业困难人员的妥善安置。组织开展零就业家庭调查、认定工作,通过落实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的目标。积极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要在扩大贷款范围、允许二次贷款、增加贷款额度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上有所突破。强力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工作,认真落实好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做到应补尽补,并努力做到政策享受范围和额度最大化。进一步简化补贴申领的办事程序,尽可能地方便灵活就业人员,保护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的积极性。

  2.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强化其服务功能,形成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导,其他部门和社会办就业服务组织共同发展,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务派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就业服务技术支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规范对各类职业介绍行为的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防止就业歧视。完善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建立与服务成效挂钩的机制。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举办的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基地,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认定,向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创业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

  3.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功能。逐步培育并完善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基础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服务功能,在城市内实现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就业培训信息共享和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与劳动工资信息、社会保险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逐步达到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联网。推进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培育和打造劳务品牌,促进人力资源的供需交流与对接。要以宾县“对俄劳务种植”全省十大品牌为标杆,扶持各区、县(市)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特别是在对俄及东欧劳务输出、物流、保安等方面要将品牌效应做大做强,进一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4.加强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实现再就业培训与就业的有机衔接。将创业培训工作重心向开展全民创业转移,针对不同的创业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创业培训师资的培养,将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龙头的三级创业服务网络。进一步调动和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重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再就业培训体系。加强对再就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再就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高培训后就业率。

  5.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平等就业。进一步理顺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不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专项活动和联合调研,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民工培训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切实提高农民工培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保证培训质量,确保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稳定就业。

  (二)收入分配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2.规范职工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工资指导线调控力度,完善操作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水平过高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监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推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实现结构调整增收。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做强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增加非农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三)社会保障

  1.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重点解决改制企业职工和被征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积极研究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将扩面重点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改制企业、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切实做好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和发放工作,形成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难的问题,降低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个人负担,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建立工伤储备金制度,探索工伤补偿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推动社会福利和养老事业发展。易地新建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新建普宁医院精神残疾人托管中心,建设市级老年护养院。大力支持各类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类型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护理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把居家养老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全市城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要依托的老年生活照料服务系统。

  3.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制定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案,构建和完善以城乡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扶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在有条件的区、县(市)探索实行城乡同步发展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实施低收入困难家庭专项救助,制定低收入困难家庭专项救助实施办法,适当提高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的救助标准,2010年开始逐步开展供热、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推进农村敬老院整合建设,在3年时间里,基本建成以区(县)政府兴办的农村敬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保留改造部分敬老院为辅助,兴办五保新村、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办院为补充的新型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体系。建立市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及区级托养服务院,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残疾人教育救助,对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及救困残疾人子女和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贫困家庭残疾学生给予资助。

  四、满足群众发展需求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居环境和公用事业是改善民生的发展需求,其中教育是人的成长起点和未来发展机会的基石,医疗卫生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提,文化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人居环境和公用事业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城乡教育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实现普及3年学前教育目标。以发展农村教育为重点,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继续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每个县(市)至少建设1所市级以上示范性高中。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0万人,职高学生就业率要达到95%以上。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以市电大为依托,筹建哈尔滨社区大学,建立一批社区教育中心,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依托市职工医学院,筹建高级护理学院,稳步推进高等院校发展,努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共享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市民素质,依托哈尔滨学院,建立市民学习中心,满足市民学习需求。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逐步构建起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措施,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继续做好农民工和其它外来务工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安置工作。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学生生命教育,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3.加强教学和科研队伍,提高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对在岗中小学校校长进行分层次、多形式的全员培训。进一步完成校长队伍梯队建设,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认真做好各类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逐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加大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偏远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深入实施教师轮换制度,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探索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模式。市级骨干教师达到8000人,区县级学科骨干教师达到1.6万人,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800人。实施“教育科研先导工程”,加强教育科研的基础建设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4.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学校现化代装备水平,重点装备小学科学实验室、初高中理化生实验室、中小学语音室、微机室和多媒体电教室。加强校园网和边远地区数字卫星收视站(点)、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点及光盘教学点建设,校园网覆盖率城市和农村分别达50%和10%。积极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立能够满足中小学师生信息化需求的资源库,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类教育的应用比率。

  (二)医疗卫生

  1.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着重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应急机制,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与监测,到2011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80%以上,传染病报告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90%以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城乡均达到95%以上。加大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和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力度,基本建立完善地方病、慢性病防治监测网络,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加强职业病危害监督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10个省级卫生区和6个省级卫生镇,农村自来水受益率达到6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4%,全面推行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2.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到2011年,强化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指导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以县(市)为单位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时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完善监管制度措施,实现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制定和实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全面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到2010年,基本完成23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任务,在全市建立起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适应城市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3.加强妇幼保健卫生工作。加大妇幼保健卫生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力度,重点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确保孕产妇生育安全。到2011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以上,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在城市和农村分别达到95%以上和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10万以内,儿童保健覆盖率在城市和农村分别达到95%以上和70%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53‰以内。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加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积极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做好产前诊断、孕期保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到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5%。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政策,民政与卫生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的宣传、咨询和指导工作,使准婚人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到2011年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70%。

  4.加强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继续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全面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依法规范医疗广告。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盲目扩张,规范限制公立医疗机构超规划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基本建成新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适应和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全面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坚持在卫生行业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健全行风建设制度,完善行风监管、评价长效机制,强化各级领导行风建设管理责任,力争使卫生行风得到明显好转。

  5.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制订和实施科教兴医工程,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疾病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全科医护和卫生管理等方面人才,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加快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才和医学技术骨干团队。科学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卫生电子政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卫生监督执法、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新农合管理、妇幼保健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和项目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和争取国际资金投入,扩大医疗卫生对外开放交流程度,争取高起点提升我市医疗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卫生管理水平。

  (三)文化体育

  1.加快哈尔滨市文化名城建设。打造我市“十大名片”之一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坚持高雅艺术与群众文化并重,秉承“国际化方向、国家级水平、群众性参与”的定位,突出“国际化”特色。不断完善“哈夏”这一国际品牌,兼蓄并包,开放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艺术品位,提高我市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2.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推进总分馆制,建立以市图书馆、区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为中心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形成以中心图书馆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图书馆资源合理配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特色博物馆,以“历史文化”、“工业摇篮”、“音乐之城”、“冰雪之乡”、“革命之地”、“铁路兴城”、“民俗文化”、“回归自然”等为主题,形成博物馆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哈尔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心、音乐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

  3.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谋划和实践以大型赛事牵动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完善整体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六大工程”,卓有成效地开展各种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结合迎接世界大冬会和申办冬奥会,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全市整体规划,积极开拓市场,通过社会化融资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快人民体育广场等场馆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网络。

  4.广泛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通过体育“四进社区”、“三下乡”和新农村建设,围绕群众体育场地、组织和活动3个环节,开展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双百”活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全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整顿规范全市体育社团组织,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群体性、社会性体育组织,依托行业体育协会广泛开展太极拳、柔力球、徒步大赛、轮滑等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的休闲体育活动,进一步健全和丰富群众休闲体育活动网络和内容。

  (四)人居环境

  1.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积极改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加大廉租住房规划配建力度,规划建设廉租住房1万套左右。主要采取政府组织建设和提供购房货币化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多渠道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2.促进商品房稳定发展。注重政策性保障用房建设,廉租房主要通过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周边新建小区及新建住宅建设项目配建提供大量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主要在棚户区改造和居住新区建设过程中选址建设。商品住房主要位于城市周边和城市新区。其中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主要位于城市周边、城市新区和部分搬迁的工厂用地;较大户型商品住房主要集中在群力新区、哈西地区和松北地区建设。

  3.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区开发和旧城功能调整。主城区棚户区改造主要分布在道外区、道里清河湾地区、南岗马家沟沿岸、香坊任家桥地区等地区,共计85片棚户区,可用于建设住宅的居住用地约457万平方米,将建成10个居住区、19个居住小区和30个居住组团。新区开发住区选址主要位于群力、哈西、松北等地区,总用地面积约1776万平方米。旧城功能调整主要为城市内部搬迁企业用地,包括松江电机厂、亚麻厂、轴承厂等,总用地面积约376万平方米,将建成8个居住区、5个居住小区和6个居住组团。

  4.加强环境改善与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哈尔滨市制定的相关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老年人及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图书馆(室)、垃圾压缩间和公厕等设施。积极整合、调剂社区资源,采取购置、新建、改扩建、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推进社区服务用房达标建设。加快居住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居住区内部功能布局,建设绿色住区,系统化、规模化地建设居住内部景观环境体系,争取在居民步行300—500米范围内建设一定规模的绿地、广场和游园,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和健身需求。

  5.资源保护、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体系建设。加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强化对水、森林、草原、矿产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对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和城镇噪声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农民居住质量。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和绿色创建活动,推动生态产业、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五)城市建设与管理

  1.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道路布局、发展轨道交通、加强越江联络、优化道路功能为建设重点,推进完成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以提高饮用水水质、增加供水能力为目标,推进供水水源与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发展热电联产、清洁能源、热效能高的大型集中供热方式,取消污染严重、热效低下的小锅炉房,逐步搭建合理、高效、节能的供热能源结构网。全面完成天然气气源的置换工作,完善全市的供气系统,完成天然气入哈管线建设。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能源化的总体方向,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推进城市环卫建设。加强居住区内庭院绿地和街头公共绿地建设,满足居民游览休憩需求。

  2.全面发展交通事业。实施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进一步调整交通税费政策,积极推动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并鼓励技术创新。深化公路客运、货运运输站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培育道路运输市场,积极推进公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强化公交设施规划和用地制度,加大政府对公交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公交市场机制,深化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加快民营公交企业整合。

  3.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道路桥梁养护维修,保障设施完好,完善和规范城市保洁,实行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强化餐厨垃圾管理。以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为目标,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

  4.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居住区内庭院绿地和街头公共绿地建设,满足居民游览休憩需求,以三沟治理、铁路沿线改造、开辟公园绿地、绿化隔离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中心区绿地空间形态。建设重点为庭院绿地、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风景名胜区绿地等。

  (六)人口发展

  1.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县、乡服务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站的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和地方资金,加快推进服务站的达标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更新技术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服务站信息咨询功能。加强技术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业务负责人必须具有执业资格,新聘用人员全部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并实施专业人员中长期培训计划。

  2.大力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继续做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程,落实好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等制度。继续推进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特色生殖道感染干预模式和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重视对青少年、育龄期人群、中老年及其他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问题,积极倡导和实施健康家庭促进计划。

  3.进一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积极探索惠民性经济社会公共政策与推行计划生育有效衔接的措施和办法,整合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制定出台《哈尔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若干政策》。继续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两项制度,全面兑现城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加大企业、单位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政策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4.全面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行动。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建立部门配合、城乡联手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管理互补、服务互动的部门协作机制,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载体,推动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成立计划生育协会。

  (七)新农村建设

  1.引导鼓励农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市、县、乡、村都要出台鼓励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要出台一些扶持农民创业的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扶持政策,设立农民创业基金,为创业农民提供贷款担保、产品保险、贷款贴息、补贴资助和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对于农民创办的企业要视同城市个体民营企业同等待遇,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减免和优惠,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2.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大各级各类资金对农村的投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享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中心城镇、中心村建设和村庄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区。加强村镇道路建设,乡(镇)、行政村基本实现100%通水泥路。农村能源要以农村沼气为重点,全面推广农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加大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农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3.注重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布局。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任教,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实施“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农民的素质培训。

  4.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健全县(市)公共卫生网络,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改造。大力发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促进城乡医疗机构的人员和业务交流。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

  5.大力发展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力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营销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

  五、确保群众公共安全需求

  治安管理和生产安全以及食品药品安全是保障民生的安全需求,其中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客观需要,生产安全是创造财富的必然要求,食品药品安全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治安管理

  1.建立以政府应急办为总协调、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指挥调度中枢。全面强化指挥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指挥协调、信息处理、情报研判等职能,不断完善各类突发性事件应急工作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整合公安、消防、市政、医疗卫生以及驻军等专业应急资源,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多层联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2.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民智、民资、民力资源,建立以社区保安和治安协管员为龙头,社区和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和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巡防、巡控、邻里守望的群防群治网络和互助工作机制。通过在社区普及治安防范知识、治安提示等活动,有效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通过引导街道、社区及群防群治组织,做好有违法犯罪倾向的“两劳”解释人员的帮教、管理和矫正,有效预防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论对美国刑事程序之借鉴

作者:徐静村/冯继洁 来源:重庆,现代法学 发表时间:199806

我国刑诉法修正案颁布后,学术界对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空前活跃,这说明程序法对于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而热切的关注,许多真知灼见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程序制度。但是,在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言必称美国,似乎我国刑事程序的改革应一律向当事人主义看齐;二是对刑诉法的修改持过于绝对的看法,要么认为新法不如旧法,不如不改,要么认为既然要改就应一步到位,改得非驴非马,很不可取。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是社会前进的需要,不改是不行的。1996年的修正案比1979年的刑诉法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不容置疑的。对于1996年修正案的评估,不能以美国式的当事人主义刑事程序作为参照标准。我国刑事程序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固然要借鉴吸收外国包括美国的刑事程序,但是绝不能原样照搬。须知我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社会心理、诉讼习惯等诸多方面与美国有很大差别,植根于美国土壤的当事人主义照搬过来,在我国现实环境中未必行得通,未必能够成活。因此,笔者揣想,我国刑事程序改革结局的模式,只能非驴非马,而不是非驴即马或非马即驴。也就是说,我们的最终选择,不可能要么是不折不扣的职权主义,要么是不折不扣的当事人主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多民族的文化数千年交流融汇兼收并蓄的结果,这种历史素养使它具有十分巨大的包容能力,所以它对于外来文化从不排拆。例如佛教文化的传入,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传入,都为中国社会所接纳,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主流产生交融,而产生出中国化的佛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意义。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形成之初,先民们创制历法,用了十二生肖记年记时,其中龙是全民族的象征。而龙并不象马、牛、羊、鸡、犬、豕一样都有各自实在的“模式”,它是“牛面、鹿角、鸡爪、蛇身”,也就是非驴非马的四不象,但它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公认的图腾和心目中最完善的标志。

关于把不同“模式”的优点集合起来,创造自己理想的“模式”,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发展的一大成功经验,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但他没有引进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而是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整套路线、政策、战略和策略,创造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新模式;同时历史经验证明,一切生搬硬套外国经验来指导中国革命的教条主义都没有也不可能取得胜利成果。刑事程序改革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追求是驴是马,百分之百的照搬德国式或法国式的职权主义、美国式或英国式的当事人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本文的主题,是通过评析美国的刑事程序,检讨美国刑事程序的某些具体规定及其内在精神,探索究竟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哪些东西是我们不能仿效的。美国刑事程序极为繁琐复杂,本文不对所有程序作全面的评析,只从它的审前程序、审理程序和审后程序中抽出一些东西来评析,从这种评析中表明笔者对借鉴的态度。笔者的立场很清楚,借鉴是只学我们认为好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与我们的价值目标不相冲突的东西,这些东西运用于我国刑事程序改革,最终将导致出现一个具有“龙”的特色且较为科学和先进的新型的刑事程序模式。
一、美国刑事程序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基本理念

美国法在传统上来源于英国法。独立战争前,殖民者一方面沿用英国法的概念与原则,另一方面又不满英王朝对这块殖民地的专制统治,特别在刑事诉讼方面与英王朝产生了尖锐冲突,这成为1776年至1828年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尚在独立战争期间,1787年美国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部宪法就刑事诉讼问题作了许多有别于英帝国刑事程序的具体规定。其基本理念是:政府在调查刑事案件的时候,有侵害个人权利的危险,也有可能使无辜的人受到刑事追诉;应当防止政府在刑事诉讼中滥用权力,如果政府想要判处某人有罪,就必须提供证明某人有罪的充足证据;为了让个人在诉讼中能与政府的强大权力相抗衡,因此赋予个人有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而律师的责任应是尽量防止政府发动的刑事追诉导致将个人判罪的结果;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以强化其自我保护的能力;赋予被告人获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以及对裁判不服提起上诉的权利。美国宪法中对个人权利的上述规定,归结为一个总的观念,谓之正当程序。而正当程序的有效运作,是以司法独立为保障条件的;然司法独立又是以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重要特征。

美国是实行总统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三权分立的体制结构略为: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使,受总统和法院两方面的制约,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拒绝签署,国会通过解释宪法可使国家的某项立法失效;总统行使行政权,受国会与法院的制约,如总统对外缔结条约和任命政府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设置行政机关须有国会立法的依据,行政开支拨款须经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对总统进行弹劾,而法院则有权审查总统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违宪;法院行使司法权,但受国会和总统两方面的制约,国会有权决定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数,有权批准联邦所属下级法院的设立,也有权弹劾、罢免联邦法官,联邦法官须经总统提名任命,但总统提名任命法官须经参院同意,同时国会还可以运用修改宪法的权力抵制法院的宪法解释权。这种体制与我国政治体制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认为,当我们议论学习或者借鉴美国式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时候,不应当忽视美国刑事程序的基本理念及其经济、政治基础。我国的政治体制不是按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我国法院不拥有美国法院那样的权力,因此盲目照搬美国式的正当程序观念于我国,不仅没有它生存的经济、政治土壤,还会在各个方面(例如刑事政策、诉讼观念、价值取向等)同我国现政体相适应的观念和作法产生尖锐冲突。这不仅是政治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法学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美国的审前程序及当事人权利
美国刑事案件的审前程序涵盖整个侦控过程,属于行政性质。这里只对搜查与扣押、鉴定、审前羁押、证据展示、提起诉讼等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搜查与扣押

美国警察机关和检察官在刑事案件调查中进行搜查和扣押应在事先通过令状程序获得司法许可。从观念上说,这种规定的内在精神是要由中立的、公正的司法官或治安法官去决定警察是否有充足证据进行搜查或扣押证据。警察要获得搜查和扣押的授权,必须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其申请令状有可信的理由。在通常情况下,警察主要依据线人提供的信息来申请令状,司法官也主要依据这种信息来签发令状,但是,任何警察和检察官都不得将这种最初获得的线索材料当作证据使用,这些线索材料是证据排除规则排除的内容之一。这种规定主要出于试图保护线人信息的秘密性及保障线人安全的需要,但实际运作中却常常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被搜查人以线人的情报是虚假的、错误的为由申请撤销令状,法院势必要求警察提出其他证据以替代线人信息或者举行秘密听证会让线人出庭作证。如果警察提不出其他有力证据而线人又拒绝出庭作证的话,就有撤销令状的危险。被搜查人还可以搜查令状中关于宣誓书(宣誓书内容反映线人确实存在并且提供了有关信息)是事先印好的为由,提出这是对他的正当程序权利的侵害而进行上诉,这样,也可能迫使警方暴露线人,对于这种情形,美国最高法院规定:应当举行一次记录在案的不公开的调查,以确定把搜查令之宣誓书格式化的必要性。由检察官及线人出庭。如果法庭认定为了线人生命安全需要为线人保密,就应在既使嫌疑人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又最大限度地为线人保密的情况下,把搜查令的宣誓书格式化。但如果线人拒绝出席这样的调查,宣誓书格式问题无从解决,仍有可能导致搜查令状被撤销。

在上述一般规则之外,美国各级法院对令状作了一些例外规定。首先,确认警察在进行犯罪活动调查时有阻留公民的权力。当警察发现某一场所是犯罪现场并在法律上有正当理由逮捕被怀疑有罪的人时,可以短时间对被嫌疑人进行拘禁(即阻留);对于被阻留的人可以简短地进行盘问,有限的(如“可能携带武器”)进行搜身。警察采取这些行为的正当性在于对犯罪活动有合理性怀疑。普通法准许警察在获得犯罪信息时在必要限度内干涉公民,行使盘问权,但不得进行强行扣押,除非警察能搜集到一些事实和情况,形成了“犯罪活动正在进行的有根据的怀疑”。美国法院就普通法上的询问权与打探消息之间划了一条界限:打探指对身份、地址、消息等基本的、非恐吓性的问题进行了解,且在了解时具有一个客观可信的、不暗示有犯罪行为的理由。如果警察向被询问人提出了使其合理地相信自己被疑干了违法的事并成了警察调查的焦点时,该警察就不再仅仅是在打探消息。这时警察的行为已构成普通法上的讯问,而讯问是要由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的充足怀疑来支撑的。在实际运作中,警察往往在开头只是打探消息,而当警察发现存在犯罪的合理怀疑时,对被调查人的盘问就转变为普通法上的讯问。在某种程度上,询问权与打探消息的区别在于问话的内容,问题的数量,询问的语言和态度等。一旦警察的问话延长,或者具有指控性,或者集中于被询问人的犯罪可能性,那么被询问人势必从警察询问的内容和态度可以合理地相信自己被怀疑有违法行为,这时警察的询问就成了讯问。由于这样的区分并不象制定法条文那样确切和规范,所以实践中当事人与警察之间往往出现重大的分歧,警察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性、恐吓性因素往往需要由法官来裁决。法官如果认为警察有客观可信的不是指向犯罪的理由接近公民并问一些一般性情况(诸如是否旅行,去什么地方,是否检查过自己的行李之类)时,可以认定为打探消息;如果警察要求打开包裹进行检查,那就是搜查和讯问了;如果被询问人否认包是自己的,则法官可以进一步认为警察有充足的理由怀疑犯罪正在进行,并因而签发搜查、扣押的令状。

在通常情况下,当警察没有逮捕的充足理由,但有犯罪存在的合理的、相关联的怀疑时,可以阻留被合理怀疑犯了罪的人,向他问一些简单问题,进行有限的搜身以查明嫌疑人是否带有武器,这种搜查也可以延伸到嫌疑人驾驶的交通工具。

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先例,“公开场所规则”允许警察无证或无一定理由而进入并搜查公开场所。此外还规定,经当事人同意后可以进行搜查。可见在令状之外的阻留和无证搜查为美国警察提供了很大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警察的侵权行为实际上是无法防止的。

美国审前程序关于搜查、扣押的规定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笔者认为,它的精华之处在于搜查与扣押须有法官签发的令状。这一制度基于这样的理念:警察行使的是政府行政职能,他们是社会公仆,只有保护公民权利的义务,不能有侵害公民利益的行为。警察的搜查、扣押行为必须以对犯罪的合理怀疑为条件,这种怀疑应有根据,并得到法官的确认,法官签发令状,是警察进行搜查、扣押在法律上的依据。这种理念,是基于司法权(法院)对行政权(政府)的监督制衡权力。但在我国,司法与立法、行政之间;不是分立制衡关系,司法权与行政权界限不清,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都属于司法程序,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检察机关与法院并列为司法机关,三机关在地位上平起平坐,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而在制约方面,检察机关具有更大的权力,即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行监督,对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法院并不独自拥有司法权,在这样的体制下,警察和检察官的搜查、扣押行为要由法院来签发令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要不折不扣地移植法官签发令状制度,将与现行宪法产生根本性冲突,直接相抵触的如宪法第129条关于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规定和宪法第135条关于公、检、法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规定。可见,就一个令状制度的移植,就得修改宪法;整个儿地移植美国式的刑事程序的可行性如何,难道不值得认真地思考么?

从另一角度来看,美国刑事调查中的无证搜查给了警察很大的行动自由;对调查中“打探消息”与“讯问”之间的界限也无明确法律规定,这实际上为警察调查行为的随意性开了方便之门。在这一点上,制定法无疑是优于判例法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的规定明确具体,只要侦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就能保证调查任务的完成,同时又不侵犯公民的权益。当然在保证依法办案这一点上,我们缺乏象美国那样的对权力限制的细腻规定,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
(二)鉴定(身份识别、辨认)

美国警方在犯罪调查中,可以利用鉴定程序搜集证据,这里主要谈辨认。辨认的内容包括列队辨认、一对一的指认、陈列照片辨认、出示一张照片辨认等。运用这些程序来确认已被警方逮捕或将要逮捕的人是否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但是辨认时,警方不得对证人有任何暗示,如果辨认证词是某种暗示的产物,并以错误辨认为基础对嫌疑人提出指控,这就会侵犯嫌疑人(被告人)的正当程序权利,这种辨认证词在审判时不会被法院采纳。

由于辨认证词是一种重要证据,侦控机关应在审前告知犯罪嫌疑人将在审判中提出辨认证词;如果嫌疑人以将来的证人(辨认人)先前对其身份的辩认不恰当为由提出进行审前Wade听证的请求,审判法院就应举行听证会,并对据以作出结论的必要事实作出认定,但是,当辨认属于“确定性辨认”时,审判法院可以拒绝举行Wade听证会。所谓确定性辨认,系指辨认人与被辨认人在先前就已互相认识,辨认时排除了暗示的可能性;或者辨认的时间、地点在案发现场或与逮捕紧密相联,同时发生,成为完成正当的警察程序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进行辨认,几乎没有证人误认嫌疑人的可能性,因此勿须通知嫌疑人,嫌疑人也无权要求Wade听证以提出有暗示的可能。这种确定性辨认有其局限性,因此美国上诉法院通过判例指出,如果被告人提出质疑或者否认时,法院应对辨认是否“确定性辨认”进行质证。

公平地说,美国刑事调查中的辨认程序值得学习。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无明确规定。辨认作为一种经常性使用的调查手段,可以在有关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细则中加以规定。但我国刑诉法无证据展示制度,审前程序中自然没有听证程序。从诉讼机制的科学性来看,证据展示制度是可以借鉴的,因而在进一步改革庭审制度时,应当一并考虑庭前程序的改革,包括设置符合中国国情的听证程序。
(三)审前羁押

警察在刑事调查中拘留或逮捕犯罪嫌疑人首先须有法官签发的令状。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指控犯有轻于重罪的罪行,法院就应令其具结或交保证金而释放之。(但对于重罪案犯则不准保释)法院如果没有这样做,即在审前未经保释程序就把非重罪案件的被告人投入监狱,就构成了违法司法。如果被告人从程序上提出上诉,上诉法院只能按违法司法认定,并且撤销审判法院的羁押决定。理由是:非重罪案件的被告人逮捕后,法院有责任作出交纳保金或具结保释的决定。因为保释是被告人一项具有明显重要性的利益,是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当他不能获得律师的帮助时,不能要求他是否自己提出保释的申请,法院则有主动令其具结和交纳保金的义务。

美国刑事程序法第530条中关于重罪和轻罪的提法很不确切,因此实践中常出现划分不清的情况,这一点是不可取的。但另一方面,法院对于未申请保释的轻罪案件的被告人如果没有主动为其办理保释事宜,将被认定为程序违法,这一点又是很可取的。这体现了法院对公民权利的坚决维护。从前者看,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了明确规定,即:(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范围划得十分清楚,比重罪、非重罪这样的概念准确,便于操作。从后者看,我国刑诉法作此规定,出发点是:公检法三机关对于犯罪轻微、社会危害性小的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这样一种较轻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办法来保证侦查、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非把取保看成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因而也就不产生该取保未取保便是司法机关违法司法这样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制度)深刻反映了我国刑事程序与美国刑事程序之间的理念上的根本差异。有些学者在著述中一再提到我国应采用美国式的保释制度以取代取保候审,这同引进令状制度一样,岂是简单的操作方法问题。保释权在西方作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是与沉默权相联系的,而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要求“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如果说,我国刑事诉讼追求的价值目标主要是“安全价值”的话,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就很难接受保释制度。
(四)证据展示

美国刑事程序中的证据展示制度源于纽约法院的一个判例,在检察官以人民的名义诉Rosario一案中,上诉法院宣布了这样一条规则:“公正的恰当观念”使辩方有权在交叉询问之前检视控方证人的先前证言(“Rosario材料”),而无论证人出庭时其证言是否改变。这条规则后来发展为展示的范围包括控方所搜集的一切证据。多年以来,上诉法院反复强调对违反Rosario规则的惩罚是严厉的——如果直接上诉的主题就是对Rosario材料的请求,未提供Rosario材料就会招致撤销原判的后果,即使未展示Rosario材料是出于疏忽,或者未出示的材料相对说来并无多大价值,甚至未展示是出于善意动机,只要未展示卷宗中的材料,控方就不能免除其责任和承担不利的后果。这项规则对于求取控辩平衡和保护被告人免遭错误的刑事追究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末规定证据展示制度。刑诉法第36条规定的“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材料”,这些规定算不上证据展示制度,因为辩护律师可能见到的仅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而见不到具有实际证明意义的证据材料,诸如证人证言和实物证据。这等于没有展示。在这一点上,1996年修正案的规定较之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后退了一步,这种后退本来是应该出现的。由于这一步的后退,使得有关律师提前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就可以介入诉讼的规定,以及庭审采取控辩双方当庭举证,法官居中听证的规定等程序上的改革和进步,减色不少,使这些改革想要达到的增强诉讼的民主性和提高审判质量的目标难以实现。

笔者认为,证据展示是一项可以引进我国刑事诉讼的制度。引进证据展示制度,有助于加强控辩对抗的诉讼机制,增强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利于推进审判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同时引进这项诉讼制度与我国现行体制没有根本性冲突,只需对刑事诉讼法的有关部分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中国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2009年6月16日

  我们,巴西联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于2009年6月16日在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讨论了当今全球经济形势和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金砖四国”合作的前景。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们强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中心作用,峰会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政策协调和政治对话。

  2、我们呼吁所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落实2009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共识。我们将在彼此之间并同其他伙伴开展密切合作,确保2009年9月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采取集体行动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我们期待2009年6月24日至26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及其对发展的影响高级别会议”取得成功。

  3、我们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使其体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应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和高级领导层选举应遵循公开、透明、择优原则。我们强烈认为应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4、我们确信,一个改革后的金融经济体系应包含以下原则:

  ——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应民主、透明;

  ——坚实的法律基础;

  ——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活动互不抵触;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

  5、我们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我们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我们敦促各方保持多边贸易体系稳定,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并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6、最贫困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向这些国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力度,努力将危机对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发达国家应兑现官方发展援助占其国民总收入0.7%的承诺,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开放市场和转让技术。

  7、实施《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及多边环境条约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向。

  8、我们支持各国,包括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过境国,在能源领域加强协调与合作,以降低不确定性,确保能源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我们支持能源资源供给的多元化,包括可再生能源,支持能源过境通道的安全,支持加强新能源的投资和基础设施。

  9、我们支持在能效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我们愿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就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建设性对话,并将有关措施与落实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任务相结合。

  10、我们重申四国愿在关键的社会领域加强合作,增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降低灾害风险。我们注意到今天发表的全球粮食安全声明,这是四国通过多边努力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

  11、我们重申愿加强科技和教育合作,参与基础研究和研发高技术。

  12、我们强调并支持,在国际法治、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由各国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我们重申支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3、我们强烈谴责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无论何人、何地,均无任何理由采取恐怖行动。我们注意到联合国大会仍在讨论《全面反恐条约》草案,呼吁尽快通过。

  14、我们致力于推动多边外交,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方面发挥中心作用。为此,我们重申,需要对联合国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具效率,更有效地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我们重申,重视印度和巴西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他们希望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15、我们将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推动四国对话与合作。“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6、俄罗斯、印度、中国欢迎巴西愿于2010年承办下一次“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